谷愛凌這個名字這幾天傳遍了大江南北,所有人都在熱議這個才華橫溢、光芒奪目的天才少女。她的優秀,所有人都看到,中國因為有這樣的運動員自豪。但,冬奧的舞臺何其之大,不是每個人都有幸可以登上世界之巔。許多中國健兒拼盡全力賽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績,他們也是賽場上的勝利者,也是冬奧的英雄。
2月10日,最優雅的冰雪項目——花樣滑冰的自由滑項目結束。中國名將金博洋創造自己本賽季自由滑最好成績,取得第9名。從2021年的低谷——世錦賽的22名,恢復到如今成績,金博洋戰勝了自己,賽出了中國花滑的榮光。
如同金博洋的浴火重生,中國花滑的發展歷史其實頗為曲折。1872年,奧地利首次舉辦花樣滑冰比賽。花滑開始在國際上流行起來。在花樣滑冰開始正式比賽的最初幾十年,中國基本不參與,金牌長期被外國運動員壟斷。在1930年前后,花滑傳到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北方地區,相關比賽逐漸興起。起步較晚,加上大環境不完善,之后的幾十年,重要花滑比賽的重磅榮譽仍然屬于外國運動員。1980年,28名中國健兒出征第13屆冬奧會,男子單人滑選手許兆曉與女單選手包振華成績都位居末位。1984年,中國參加薩拉熱窩冬奧會,許兆曉位列18名。中國選手首次參加雙人滑和冰舞比賽,欒波/姚濱、奚鴻雁/趙曉雷同樣在這兩個項目位居末位。
這就是中國花滑曾經的家底。
后來,隨時間推移,大環境向好,中國挖掘出了天賦異稟的人才。中國花滑經歷漫長的蟄伏,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
1991年,陳露橫空出世,拿下世青賽女單季軍,并在幾年內先后奪得冬奧會第6名、世錦賽第3名,中國花滑漸露曙光。
1999年至2002年,申雪/趙宏博先后取得世錦賽雙人滑亞軍、日本NHK大獎賽冠軍、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冠軍和鹽湖城冬奧會第三名等佳績,成為國際巨星,并在后續的10年間斬獲無數榮譽;2003年,李成江榮獲世錦賽第四名,創造了中國男單世錦賽的歷史最好成績;2006年,加拿大卡爾加里世界錦標賽,龐清/佟健摘得雙人滑桂冠;2012年,金博洋獲得ISU花樣滑冰青年組大獎賽斯洛文尼亞站亞軍,鋒芒畢露,成為中國花滑的招牌……
大國的花滑從低谷到逐漸崛起,人才是關鍵之一。金博洋便是小時候觀看了申雪、趙宏博的花樣滑冰表演,激發了興趣,踏上職業花滑之路。
大國如此,大型集團企業也是如此。當下,信息高速變化,市場競爭更為劇烈,企業要發展做大,必須要善于發掘、培養人才。如何快速尋找、引進后備人才?如何縮短人才適應新工作的周期?如何持續為企業人才提供學習成長的知識資源,加速其成長?如何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提升員工滿意度?這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屆冬奧會的“含智量”之高,令各國媒體贊嘆,“原來中國已在數字化的道路上高速前進。”數字化時代,解決問題需要用數字化的手段。金蝶針對當代大型集團企業存在的人才管理痛點,研發集團企業人力資源智能管理解決方案——金蝶s-HR,遵循“4S”(戰略決策、社交協作、全員服務、人才供應)的核心理念,改善企業組織管理、員工管理、人才培養、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和效果,全方位提升企業人效,賦能業務發展。
迄今為止,金蝶s-HR已服務中農發集團、河鋼集團、青島海爾、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等3000+世界500強及各領域領軍企業。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時代,金蝶s-HR希望用數字化的力量,助力更多企業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