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晶,管理學碩士、經濟師
來源|華章管理,整理自《受用一生的高效筆記術》
也許你也是想法很多,做事拖延,不知道如何提升行動力的人。
每年年初,我們會對新一年抱有美好的期待,希望心愿都實現。我們希望向世界展示自己獨特的才華,希望獲得成功的結果。
很多人在尋找成功的秘訣,認為成功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通道。如果真存在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消除低效,養成持續行動的習慣。成功的真正秘訣是堅持行動,直到最后。
如何讓想法不只停留在紙上,高效行動?首先,我們要解決阻礙實現想法的兩大頑疾:拖延癥和無法堅持。本文將分享高效行動的方法:想到又做到的7大關鍵。
01 找到最關鍵的目標,要事優先
我們會理想化地認為,自己可以同時高效地應對很多事情,但一旦做不到就開始自我否定,沮喪放棄。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貪多求全,什么都想做反而做不好。著名的帕累托法則(常說的“80/20法則”)告訴我們:80%的結果得益于20%的重要付出,不要為自己列了一大堆事情,卻沒有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找到自己最關鍵的目標,優先完成當下的要事,是高效行動的關鍵。
02 合理拆分階段,制定行動步驟
科學研究表明,在制定夢想目標后,把焦點放在小的步驟上,會有更高的成功概率。科學地分析自己的目標,差異化拆分步驟、目標與夢想。
03 設定最易方法,考慮例外規則
從最簡單的方法開始,越簡單越容易堅持。
面對復雜事物,我們容易放棄,人的天性是喜歡做容易的事情,逐步累積小的成就感。大家在選擇各種工具或者創造產品時,千萬別忽視簡單持續的力量。
同時,時間管理的本質是精力管理,我們不是超人,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不好、疲憊和犯懶的時候,在制訂行動計劃時,不要一開始就制訂嚴苛的計劃。
游戲里面有復活和休息的機會,計劃要考慮可能突發的狀況,設定例外或者適當休息的規則。
比如,你制定的目標是每天堅持閱讀,計劃每晚閱讀1小時。
一周時間里,你難免遇到特殊情況,比如加班太晚或者朋友約你吃飯,你可以把當天的閱讀時間由1小時改為30分鐘,或者給自己每周兩次休息的機會,一周只要堅持閱讀5天就算達到目標,這樣將避免你達不成目標的挫敗感,進而放棄。
04 行動在前,允許差的開始
行為會影響信念,從最小行動開始,允許差的開始。
我們之前講到信念對行為的影響,但行為也會影響信念。最典型的是對自信心的影響。
過去的我也一樣沒有自信,不敢嘗試,容易退縮和情緒化,對我的人生有重要影響的一次事件,發生在高一那年:
學校舉行校園主持人大賽,好友安安拉著我去報名。從小到大,我從未參加過大型比賽,沒有上臺的經驗。我一開始是害怕的,但好友鼓勵我說:“兩個人相互壯膽,試試又何妨,能參加就很厲害。”
我被說動,報名參賽。還記得當時上臺講話時,我的雙腿一直在顫抖,但最后我居然拿到了主持人大賽的三等獎。
持續收集成功經驗也是一種行動在前的方法。當你逐步認可自己時,通過一個個行動的累積將會改變不自信的信念。
05 增強吸引力,設定合適的獎勵
如果人們做某件事感覺到有趣或有收獲,堅持這種行為就變得具有吸引力,也會繼續做下去。把無聊的事情變得有趣、具有獎勵性質,將有助于你的行動堅持。
對于哪些事情有趣以及什么樣的獎勵具有吸引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獎勵包括:
物質獎勵:買東西犒賞自己。社會獎勵:社群歸屬感,他人的支持肯定。心理獎勵:內心寧靜、喜悅。
在設置獎勵方面要及時,注意小獎勵和大獎勵相結合,以免大獎勵太遙遠,沒有想獲得的動力。在完成一個小目標后,給予自己小獎勵,比如吃頓美食、看個電影。
在完成大目標后,設置一個有激勵作用的大獎勵,比如一次旅行、自己很想要的電子產品。
06 考慮可能的阻礙,設想解決或備用方案
實現目標需要什么樣的資源和幫助?實現的途徑是什么?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有沒有解決方案或備用方案?
許多人制定目標時興致勃勃,但一遇到阻礙就半途而廢。所以,行動前要考慮一下可能遇到的阻礙,設想解決方案,并把方案融入計劃當中。
不利因素、危機或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處理棘手的障礙愈發困難。你可以事先為可能遇到的難題、耗費時間的意外情況做些準備,A方案不行,就用B方案,只要靈活應對,就能夠堅持下去。
07 使用記錄工具,養成持續行動的習慣
我推薦“小日常”App或打印打卡表,作為行動提醒工具。
為什么需要提醒工具?這里涉及習慣養成的規律。
《習慣的力量》一書,結合神經學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的研究成果提出:要改變或堅持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習慣回路”—一個習慣的形成有特定的“回路”,這個回路包括暗示(提醒)、慣常行為和獎賞3部分。
科學家發現,習慣的形成是大腦神經回路不斷強化的過程,當我們不斷采取相同行為時,傳導這一行為信息的神經鏈就會速度越來越快,而“暗示(提醒)—慣常行為—獎賞”這條回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堅持一件事情。
通過打卡“小日常”App持續打卡記錄。設立目標后,設置每日打卡提醒,或是用紙質打卡表連續記錄,把打卡表打印出來,貼在明顯的地方,每堅持一天就在表上打一個鉤。
大腦渴望高效運轉,它的一個特點就是讓人付出最少,做事更多。
如果你反復看到、聽到某些東西,大腦便會儲存相關信息,等養成習慣后,你無須過多思考,便可以自動化地高效執行。
08 最后的話
我們總是有各種畏難而不敢開始的事,或者有各種做了一半堅持不下去半途而廢的事。
用了以上7個方法,你不僅會迫不及待地開始完成任務,而且你還能以更輕松的心態堅持下來,并輸出一個超出你期待的成果。
這么神奇的方法,你不趕緊去試下嗎?
-end-
團隊管理,不僅要關注任務目標,更要關注執行目標的人;
不僅要影響下屬所做的事情,還要能夠影響他們行為背后的思維方式;
既要照顧到團隊的“共性”,也要兼顧員工的“個性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