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可以申請領取病殘津貼?
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經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鑒定結論在一年有效期內,可以申請按月領取病殘津貼。
2.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參保人員應向待遇領取地或最后參保地市級(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省本級參保人員可以向本單位省內所在地市級(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對初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向省級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申請再次鑒定,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3.申領病殘津貼需準備哪些材料?
需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已激活銀行賬戶的社保卡、《參保人員領取病殘津貼申請表》、本人檔案、公示表、知情同意書等。無檔案的靈活就業人員需提交《參保人員無檔案承諾書》。
4.病殘津貼待遇領取地如何確定?
在省內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為最后參保地。參保人員涉及跨省流動就業,在多個省份存在養老保險關系的,參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確定待遇領取地。
領取病殘津貼人員恢復繳費后,再次申領病殘津貼或者申請基本養老金時,應按上述規定重新確定待遇領取地。
5.病殘津貼的待遇標準如何計算?
(1)參保人員累計繳費年限≥最低繳費年限且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按待遇領取地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執行;
(2)參保人員累計繳費年限≥最低繳費年限且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按待遇領取地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執行;
(3)參保人員累計繳費年限<最低繳費年限:按待遇領取地基礎養老金計發,繳費不足5年發12個月,每多1年增發3個月。
(4)領取病殘津貼人員恢復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后再次申領病殘津貼時,累計繳費年限仍不滿最低繳費年限的,按照累計繳費年限重新計算領取月數,已經領取病殘津貼的月數相應扣減。
6.申請病殘津貼時最低繳費年限如何確定?
參保人員申請領取病殘津貼時,最低繳費年限以其符合條件的申請時間對應的最低繳費年限確定。多次申請病殘津貼的,以最后一次符合條件的申請時間確定最低繳費年限。
7.病殘津貼審核程序是什么?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參保人員領取病殘津貼申請后,首先要按規定判定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待遇領取地確認結果。符合受理條件的,由待遇領取地市級(設區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參保人員領取病殘津貼資格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按程序進行公示,公示期滿且未發生投訴舉報或經調查核實后不影響待遇申請的,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病殘津貼領取資格進行審核確定。
8.申請病殘津貼審核通過后,什么時候可以發放病殘津貼?通過什么渠道發放?
審核通過后符合領取條件的人員,從本人申請的次月起發放病殘津貼,通過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發放。
9.領取病殘津貼期間可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嗎?
參保人員領取病殘津貼期間,不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 ? 10.病殘津貼待遇調整辦法是什么?
領取病殘津貼人員按照《暫行辦法》規定調整待遇水平,調整范圍為上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病殘津貼申領手續并符合按月領取病殘津貼條件的人員。調整所需資金,參照調整基本養老金的規定,分別從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余額中列支。
11.領取病殘津貼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怎么辦?
領取病殘津貼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應辦理在職轉退休。在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次月起停發病殘津貼,按規定發放基本養老金。
12.領取病殘津貼人員怎么進行資格認證?
病殘津貼待遇領取地社保經辦機構參照當地基本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方式定期進行病殘津貼領取資格認證。
13.什么情形下需從次月停發病殘津貼?
領取病殘津貼人員發生以下情形的,應從次月起停發病殘津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繼續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告知應復查鑒定的60日內未按規定參加復查鑒定或復查鑒定結論為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死亡;未按規定通過資格認證。
14.領取病殘津貼人員死亡后,遺屬待遇如何發放?
若參保人員在領取病殘津貼期間死亡的,其遺屬待遇按在職死亡人員標準執行,遺屬待遇領取地為其病殘津貼待遇領取地。
15.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病殘津貼的,如何處理?
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病殘津貼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追回,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相關文件: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西省財政廳關于貫徹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病殘津貼暫行辦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