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的學習培訓中,如何提高員工的參與度,提升學習效果,一直以來都是培訓經理的關注重點,甚至夸張點也可說是讓他們焦頭爛額的事情。
實際上,面對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不斷發生的業務挑戰,員工也有很強的學習動力,只不過他們需要的是有價值的、易于訪問和使用的信息。作為企業學習的組織者、推動者,培訓經理唯有了解并做到員工最希望他們做到的幾件事,才能有效解決學習參與度、學習效果等問題。
那么,員工最希望培訓經理做到的事情有哪些呢?
不要讓我把時間浪費在已知的或價值不大的知識上
工學矛盾是企業學習繞不開的點,因為不管員工參與的學習培訓是線上還是線下,都需要員工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學習培訓不能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或者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們不可能有參與的積極性。
盡管傳統意義上的學習培訓大都是針對特定群體的共性需求來進行課程設計,信息量含量大,知識點多,但對于員工個人來說,他們可能只需要課程中部分或很少的知識內容,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知識技能的短板,而不是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已知的或者對自身工作價值不大的知識內容上。
所以對于大部分員工來說,他們希望培訓經理做到的頭一件事莫過于,不要讓他們在已知或對現在或未來工作價值不大的知識信息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基于此,培訓經理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l 這門課程有必要嗎?
l 課程的真正目標是什么?
l 我該如何為員工提供量身定制的知識內容,方便他們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在我需要的時候,為我提供相應的知識內容
德勤調查員Bersin的調查顯示,雖然員工獲取知識的渠道在增多(甚至由于推薦技術及各類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在消費互聯網中已經實現了即時學習),但在企業學習中,員工花在信息搜集上的時間仍然高達19%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人的記憶力非常有限,記憶的東西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模糊甚至淡忘,加上信息大爆炸時代,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員工需要企業提供這樣的幫助:員工無需提前記憶和儲備,需要的時候,企業能為他們篩選出相應的知識內容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難題,也就是實現我們常說的“即需即學,即學即用”的學習效果。
要做到這一點,培訓經理需要對傳統的培訓學習手段和工具進行變革,用新技術來重新定義企業學習,更新自己的培訓思維。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在將企業的學習培訓帶入一個新的時代,培訓經理要善于利用這些新的技術,同時培養更新自己的數據分析等基于技術的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員工的學習發展。
學習培訓能夠符合或有利于我個人的職業發展
員工的工作動機不僅僅跟薪酬福利等物質需求有關,也包括追求工作的成就感、團隊的歸屬感、自我價值的實現等精神層面的享受。
現在的職場,80后、90后甚至00后已經或正在成為勞動主體,由于成長環境的優渥,他們是有思想、有情感、注重自我發展的一代,需要交流,需要希望與前景。
傳統意義上的企業培訓更多的是從組織需要的層面來考慮,某種程度上會忽略員工的個人發展的需求。但現在的商業環境不斷變化,員工都處于職業危機和焦慮的迷茫狀態中,員工需要組織根據他們的職業規劃,幫助他們獲得現在及未來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幫助他們獲得個人價值的不斷增長。
這要求企業不但要關注當下及未來的市場動向,不斷更新企業的核心技能,還要關注員工個人發展,將這些技能映射到員工現在及未來的角色中,讓他們在學習培訓中獲得更大的應對市場挑戰的韌性和能力。
結語
其實,員工最希望培訓經理做到的這幾件事,歸結起來無非就是希望企業為他們提供的學習是個性化的、即時化的、面向未來的學習。
員工作為企業學習的主體,正在不斷發展的消費互聯網中,獲得良的娛樂學習體驗。這種情況下,培訓經理要從消費互聯網的娛樂學習中爭奪員工的時間和精力,企業學習的員工體驗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任何忽略員工學習體驗和學習訴求的企業學習都不可能突破過去企業培訓的桎梏,改善企業學習培訓的效果更是無從談起。
技術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比較敏感,近幾年,國外以degreed為代表的學習體驗平臺或國內以布本知魚為代表的企業學習助手等智能學習系統,正在探索并不斷改進如何為企業員工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社交化的學習體驗,也正在逐步地被市場驗證和接受,尤其是得到了大型企業的廣泛青睞。
未來,智能學習系統會成為企業學習工具的標配,培訓經理作為企業人才培養的負責人,要及時了解并引進最新的學習技術和學習理念,關注并滿足員工的學習需求,以保證企業的人才發展和核心技能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