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李克強:簡政放權可以說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就在這里,三年前我曾經明確表示過,本屆政府減少審批事項要達到三分之一,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根據第三方的評估,多數企業和群眾對這樣做還是比較滿意的,但與此同時,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有更高的期待。
李克強:我們現在審批事項還是多了,而且保留的事項中有很多標準不統一,前幾天我到一個代表團去參加審議,就有代表說,他們要辦一個“醫養結合”的機構,群眾很歡迎,但是呢,要跑養老機構準入、醫保定點、費用審批等多個部門,關鍵是這些部門的標準還不統一,所以讓他“一頭霧水”,像你講的,都“找不到門”,這本身就束縛了產業的發展,也抑制了群眾消費的需求。
李克強:所以簡政放權必須一以貫之,哪里遇到問題、碰到阻力,就要設法去解決,這是削減部門利益的事情,我們就是要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今年下決心,要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而且直接放給市場,需要審批的要簡化手續。
李克強:尤其是要推進標準的統一,我們這兩年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從“證照合一”到“一證一碼”,就是一個統一標準的過程,結果激發了很大的群眾創業熱情,就是到現在,每天還有近三萬個市場主體誕生。這個領域能做到,為什么其它領域就做不到?所以要給他們下達硬任務,排時間表,不僅如此,還有不少“證照”是沒有必要的,今年要砍掉一半。
李克強:對那些無法無據,不合理的影響群眾創業熱情甚至損害群眾利益的文件,要堅決清理,該廢除的廢除,當然,我們說放權并不是說放任,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監管措施必須到位,還要防止任性的、任意的檢查,這樣才能夠使我們的簡政放權讓生產力發展起來,老百姓得到好處,我們要推動優化服務,譬如像政務公開、加強互聯網,讓群眾少跑腿,還得能夠辦成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