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是為解決勞動者退休后,或因年老喪失勞動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保制度。不少人對此都非常關心。
那你退休后到底拿多少錢,你真的清楚嗎?簡單來說,一個參保人的養老金待遇主要分為三部分:
1、第一部分: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全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第二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實際賬戶累計額÷計發月數(60歲退休按139個月計算,退休越晚、月數越少)
3、對一些有視同繳費權益的人來說,符合相關條件的,還可以計發過渡性養老金或地方養老金,這幾部分組成了基本養老金的概念。
養老金待遇主要跟四個因素有關①繳費年限長短
繳費15年還是繳費30年,會直接影響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滿15年只是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
②繳費水平高低
繳費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退休以后的養老金待遇。
③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注意,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④受退休年齡影響
你是55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在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所除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退休年齡越后,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可能算起來會略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