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英國各地兩百多萬公營部門雇員11月30日舉行大規模罷工和抗威游行活動,抗議政府大幅度削減公營部門雇員養老金的計劃。大罷工將使英國各地很多公共服務停滯或受到嚴重影響。英國廣播公司文章分析了此次罷工的前因后果。
公營雇員為何罷工?
文章稱,公營部門雇員們對政府單方面決定改變員工養老金條件表示強烈不滿,指責政府的行為將導致公營雇員工作更長的年份,繳納更多的養老保險金,卻最終拿到更少的養老金。
政府方面則表示,由于財政赤字巨大,政府已經沒有能力繼續維持傳統的公務員養老金制度。
此前,一個獨立調研結果建議公務員的養老金應該與個人工齡和平均工資掛鉤而不應該只與退休時的工資水平掛鉤。
現行英國公務員養老金與退休時工資水平掛鉤。
哪些人參與罷工?
文章透露,兩百多萬參與罷工的雇員來自20多個不同的工會,他們在全英工會聯合會的協調下展開罷工和游行活動。據悉,一些參與到這次大罷工的工會,此前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罷工行動。
罷工者包括中學和大學教師、全民衛生服務系統中的醫生和護士、政府職員、邊防檢查人員、假釋監督員等等。
罷工影響
文章報道,英國各地三分之二的學校因為教師罷工而關閉。很多醫院的服務也會因為醫護人員罷工而受到較大影響。
此外,不少城市的公共交通、機場、碼頭、政府辦公室、就業中心、駕照考試中心等等部門也會因罷工而停止或減少服務。
政府方面估計一日大罷工將給英國經濟造成超過“5億”英鎊的損失。
罷工之后呢?
文章稱,迄今為止英國政府堅持說已經“盡最大可能”給與公營部門雇員一個“很好的條件”。
工會方則警告說,如果政府堅持不退讓的立場,就可能會有更多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
政府有關削減公營部門雇員養老金和福利的計劃定于2015年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