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很多的優勢,但也要彌補人才、教育等方面的短板。
“安泰之死”。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著名的英雄叫安泰,他是地神蓋婭的兒子。安泰力大無比,但他的力量都是來自于大地。戰斗中,只要安泰的身體不離開大地,他就所向無敵。而一旦離開大地,安泰就會喪失力量,無能為力。對手赫拉克勒斯發現了安泰這個致命弱點。于是,在一次交戰中,赫拉克勒斯將安泰舉到了空中。最后,安泰失去了生命。
希臘巨人安泰因為自身唯一不足而被扼殺的故事,讓人想到了管理學中的“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指的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圍成木桶的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只有圍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一樣高,木桶才能盛滿水。要想提高水桶的整體容量,不是去加長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補齊最短的木板。
要理解木桶定律,我們需要帶著兩個問題去看:誰是短板?有了短板會怎么樣?
在職場中,木桶定律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的優勢與專長,而忽略短板所在。一個企業家能否成功,取決于他的經營和管理能力;一個團隊Leader能否成功,取決于他是否擁有高超的領導能力。這也告訴團隊Leader:團隊中因為最弱的力量而影響了整體力量的發揮,也是一種組織不嚴密的表現。
同理,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往往不是看他的長處有多長,而是看他的短處有多短,人的缺點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經營和管理能力的人很多,但許多企業仍然會遭遇危機和失敗,因為很多人被自身短板制約,根本無法成功。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十分重視木桶定律,他認為從企業的角度看,劣勢決定優勢,劣勢決定生死,木桶定律是市場競爭中的殘酷法則。注重優勢發揮,同時也在不斷加長短板,在持續多年的經營管理中,山姆·沃爾頓總結了沃爾瑪成長的十條原則。事實上,想要建造一個完美的商業帝國,有時候必須沒有短板。
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一個企業想躋身上游,不單要看到自己的優勢,更要意識到自己的短板。木桶定律告訴我們,看待問題從整體出發,考慮會更周全。
如果你不喜歡不擅長不去思考某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你對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不管是對于國家/地區的綜合實力,還是企業的戰略布局,甚至個人的自我發展,都要適度均衡發展,否則將無法提升整體競爭力。
阿里,買買買造跨境電商賽道的絕對霸主
2019年9月6日,阿里出資20億美元收購網易考拉。從阿里的角度看,它真的需要網易考拉嗎?
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巨頭,阿里在各個業務條線上都有強大的對手,龐大的業務體系就如同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長短不一。實際上,跨境電商一直是阿里的重點布局,通過合作并購構建壁壘是發展的重中之重。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網易考拉以27.1%的市場份額位居國內跨境進口市場首位,三年蟬聯跨境電商份額第一。天貓國際以24%的市場份額居第二位,海囤全球以13.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網易考拉、天貓國際完成合并后,二者市場份額合計將超過50%,將成為中國跨境電商賽道的絕對霸主。此外,合并優化后的供應鏈物流體系,市場優勢還將擴大;再就是話語權增強,可進一步增大利潤空間。
木桶定律的短板補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前景預判和戰略布局。
在互聯網,有關董明珠的話題從來就沒停過,隔三差五上頭條,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在格力多元化戰略上,業界爭論頗多。關于戰略選擇,德魯克說過:“決策是使大量分歧的時間幅度同步化為現在的一臺時間機器。”管理者當前所做的決策,著眼于當前,但是更大程度上是著眼于未來,為未來的發展、轉型做持續的準備。
2014年,格力電器明確提出“將格力電器從一個專業生產空調的企業發展成一個多元化的集團性企業”。2017年,格力電器年報中更是明確格力電器要做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2018年,格力電器更新發展戰略,提出要做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覆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四大領域。
為什么格力電器要多元化驅動發展?同老對手美的相比,格力的多元化之路顯然慢了不止一拍,似乎還不太順。讓人不禁想問:專業做空調難道不香嗎,畢竟十年前,格力就已是中國空調行業第一。但如果把格力的業務體系套上木桶定律,就一目了然了。
《中國制造2025》強調緊密圍繞重點制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雖然智能制造工程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并不是格力的優勢所在,卻是非常重要的布局方向。作為行業龍頭,同時在質量管理上頗有一套的格力,發展智能制造、機器人一是自身業務的需求,智能裝備目前最核心的價值是能讓格力大幅度的降本增效,從整體上提升格力的核心競爭力。二是智能制造興起,國內機器人業務發展形勢大好。如果格力能通過自主研發的產品贏得制造業廠商的認可,成為智能制造服務提供商的愿望并不太遙遠。與此同時,董明珠也強調,每個中國企業的決策都應該與國家走向結合,國家強大我們才強大,我們還在模仿階段,而不是引領和創造。
戰略著眼于未來。復盤看布局手機、涉足新能源汽車,董明珠顯然是有著深謀遠慮:手機串聯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關聯無人駕駛領域,這幾個產業未來都有龐大的發展機會。畢竟,大量投資拉升短板不是每個企業家都有魄力去做的,新的增長點在未來。
同樣的例子我們也可以關注立訊精密,采用一體化增長戰略的立訊精密同樣在布局多元化,一面繼續在長板精進,一面加大投入補充短板。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發現在影響戰略制定的各種因素中,促進增長的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最大,使戰略制定者忽視了對戰略不利因素的考察和判斷,使得組織成長掉入到陷阱當中。這也是對董明珠造車的最大爭論之處。
“無用”的基礎科學,它為什么是必要的?
過去幾年間,中國許多科技公司在互聯網模式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但是在尖端科技方面卻沒有大的作為。作為新興科技糧食的芯片被他人牢牢掌控著,再好的模式創新有能帶來多少競爭力?不要再寄希望于花錢買技術、市場換技術,唯有自強,才能不被別人捏著咽喉。
2018年,美國商務部發布對中興通訊出口權限禁令,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期限為7年,直到 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其實美國對中興已經發難過多次,背后折射著中國芯片產業的困局。
馬化騰對中興事件曾點評:“移動支付再先進,沒有手機終端,沒有芯片和操作系統,競爭起來你的實力也不夠。”馬化騰表示,如果科研成果像沙灘上建高樓,根基不穩未來風險大。隨著產業升級,企業要重新反思。而基礎科學研究是創新的基礎和源動力。
有人會問,為什么華為不會出現中興那種情況?試想如果華為沒有默默地一直在提升短板,后果同樣是難以預料的。關于華為“備胎”海思芯片,任正非透露華為自己做芯片其實很難,但還是咬著牙慢慢挺過來了。
任正非再次強調了基礎科研的重要性。目前華為至少有 700 名數學家、800 多名物理學家、120 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我們自己在編的 15000 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和專家是把金錢變成知識,我們還有 60000 多應用型人才是開發產品,把知識變成金錢。華為一直支持企業外的科學家進行科研探索。
為了支持國內的基礎科學研究,2018年,騰訊宣布騰訊基金會將投入10億元啟動資金,發起了一個旨在支持青年科學家的獎項“科學探索獎”,鼓勵和資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投入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研究。
長期以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在各個領域相互較量。《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從綜合經濟競爭力到可持續競爭力,從宜居競爭力到宜商競爭力,報告從不同角度解讀了一個城市的實力。深圳在2018年的城市實力角逐中一馬當先,多項指標表現強勁,發展勢頭神勇。深圳充滿濃郁的創業文化,金融、科技及制造產業突出,經濟實力強勁。這是深圳的長板。馬化騰表示,深圳要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很多的優勢,但也要彌補人才、教育等方面的短板。在他看來,除了人才吸引政策,粵港澳大灣區要打好“科技牌”,必須在培養產學研創新生態上出實招。
小到個人、團隊、組織,大到行業、產業,最后是上升到國家綜合實力、城市競爭力,“木桶定律”都能發揮較大的作用。當我們真正理解了木桶定律后,問題也迎刃而解了:當一個人充分認識到某一個技能對自己的重要性時,就會促使自己去努力地學習;當一個企業認識到在某個行業和自己的關聯重要性時,就會努力去布局、去研發、去扎實地做基礎科學研究創新。而當一個城市要讓自己更具競爭力,更富有朝氣時,就會平衡教育、人才和經濟發展。
在各個領域,“短板”是相對“長板”而言,通過投資“短板”,收獲的很可能就是“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