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公司沒無法提供便宜的股票,也無法提供重要的職位,方便創立新公司,于是成熟公司轉而強調自己的資源、全球規模,以及想建立創業式環境的初衷。
最近,惠普與一些大學新生和二年級學生舉行披薩座談會。惠普人力資源主管韋茨曼(Nan Weitzman)說,公司希望在這些學生被其它科技公司和創業公司爭搶前先討好他們。
而微軟在培訓招聘者時要求告訴學生,不管公司規模如何,開發者可以按團隊工作,像創業公司一樣迅速。微軟還將工作的員工送回原學校,讓他們來幫公司推銷。同時,微軟還展示了新的技術,如Kinect動作感應器。
年輕科技企業成為求職者的熱門選擇,這并非首次出現。紐約大學教授寇斯( Evan Korth)說,自從10年前的互聯網泡沫以來,初創企業不斷加大大學招聘力度。
最近幾年,Facebook及其它合資企業騰飛,大學求職服務辦公室開始接納這些公司。在線交易服務商SecondMarket和社交網絡公司Foursquare就在紐約大學招人。
去年,《社交網絡》電影上映。寇斯說:“我聽到一些人說,《社交網絡》就是這一代的《華爾街》。在這一輪的創業公司中,絕對有一些很有魅力。”
卡內基梅隆安德魯·克利格(Andrew Krieger)今年5月畢業,它選擇了Facebook,放棄了微軟,他認為在微軟沒有像Facebook一樣的能量和開放性。他說:“已經工作5-10年,有了家,感覺微軟更適合這樣的人。”
卡內基梅隆調查了計算機系140名畢業生,已經有16名本科生進入Google,而13人選擇了微軟,Google總員工有2.6萬人,微軟9萬人。Facebook的員工數約為微軟的四十分之一,它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招聘了6人;Twitter只有500名員工,在卡內基梅隆招聘了2個。
在過去幾年,卡內基梅隆計算機系還沒有本科生進入IBM,但有幾名研究生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