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傳統行業可能誕生的新機會
房地產“職場新貴”:房地產策劃師
★可能性系數:8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張楨寧預測,未來房地產人才將依然走俏。不過,房地產策劃師將會異軍突起。房地產從2009年底近乎瘋狂的巔峰逐漸轉入常態,但巨大的市場需求驅動依然使之成為2010年最穩健發展的行業之一。其中,房地產策劃師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對樓盤項目進行研究與策劃工作,撰寫和執行項目策劃方案。因此,對于一個地產項目而言,策劃團隊的創意對項目的推進會起很大的作用。
國際金融中心“職場新貴”
投資分析師 ★可能性系數:9
注冊會計師 ★可能性系數:8
眾所周知,上海將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據上海交大安泰管理與經濟學院的潘麗英教授介紹,金融發展的一個較為普遍的規律是,金融機構和金融交易會向經濟深厚且社會設施先進的大城市聚集。要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與之相關的高端人才必不可少,潘麗英指出,人才是決定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首要因素,中國目前不缺資本,但極其缺乏高端人才,因此有必要制定有競爭力的稅制,促進人才的集聚。
張楨寧認為,隨著新興的期貨市場不斷升溫,在未來幾年內,投資分析師的缺口會不斷加大,而相對職業素養要求也較高。投資分析師要時刻面對市場上縱橫交錯的大量信息,并對證券市場不同層次的投資群體提供有價值的投資策略或建議。而注冊會計師一直是國內急缺的人才,尤其是被國際所認可的注冊會計師更是稀缺。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當前急需35萬名注冊會計師,而目前實際具備從業資格的只有8萬人左右,其中被國際認可的不足15%.
三大概念可能帶來的新職場機會
低碳、環保概念:環境工程師、交易市場高端人才
★可能性系數:8
交大馬賽管理學院的教授王華指出,低碳、環保概念的推出對人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方面是企業更加注重社會責任,樹立負責任的社會形象,國內一部分先進的企業如中國移動[77.35 0.52%]、中國電力[1.57 1.29%]、中石油等已經開始推出企業社會責任年報,這催生了一批與之相關的職位;另一方面,企業為了發展新能源,實現能源的節約,勢必會引入技術的革新,并催生一批新型的市場,比如碳交易市場。據介紹,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成為資產,具有經濟價值,在《京都議定書》的框架下,發展中國家主要通過CDM機制參與國際碳排放交易。中國為全球碳市場創造的巨大減排量,碳交易市場潛力巨大。但中國目前緊缺這方面的高端人才。
此外,隨著宜居型社會的不斷推進,環境工程逐漸成為房地產行業衍生的又一熱門職業。其中,景觀設計師,園林設計師等都將成為今后頗具前景的行業。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環保產業的從業人員僅有13萬余人,其中技術人員8萬余人。
三網合一概念:3G工程師
★可能性系數:8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近日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第六稿終于獲得了國家三網融合領導小組的認可,此舉意味著爭論已久的三網融合方案終于被敲定。根據領導小組的實施意見,該方案將在6月15日之前向各地征集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在6月28日開始實施。此前爭議已久的音視頻節目播控權被確定為廣電總局獨家所有,同時廣電總局下屬單位有權開展有線互聯網IP電話等業務。
近幾年,隨著手機的普遍應用,我國移動通信的網絡規模、技術層次和服務水平都發生了飛躍。兩年來各大運營商的3G服務紛紛上馬,推動市場需求熱度不斷升溫。鑒于我國3G人才的培養相對較晚,人才門檻高,培養周期較長,造成了我國3G人才奇缺。從當前通信業的發展趨勢來看,3G的普及和4G的前期研發都將為通信技術人才的需求提供更大空間。
物聯網概念:供應鏈管理
★可能性系數:9
隨著“物聯網”概念的提出和近兩年來的發展,物流行業逐漸成為就業市場的新一片“藍海”。據初步統計,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為600余萬人,而其中擁有大學學歷以上的僅占21%.
許多物流部門的管理人員是半路出家,很少受過專業的培訓。與此同時,世博會的舉辦很大程度上帶動了上海地區的貿易經濟發展,許多國家都希望借助這一機會,推動貿易和旅游業的發展。因此,那些掌握現代化經濟貿易、運輸與物流理論和技能,且具有扎實英語能力的國際貿易運輸及物流經營型人才的需求有望成為2010年以及未來人力市場上最值得關注的職位之一。
鏈接
關注這些令人心動的人才數字
1300萬:各類緊缺人才
到2020年,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財會、國際商務、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現代交通運輸、農業科技等經濟重點領域培養開發急需緊缺專門人才500多萬人;在教育、政法、宣傳思想文化、醫藥衛生、防災減災等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培養開發急需緊缺專門人才800多萬人。
4200萬: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到2015年,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總量達到3500萬人。到2020年,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總量達到4200萬人,培養造就100名左右能夠引領中國企業躋身世界500強的戰略企業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際化人才總量達到4萬人左右;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通過競爭性方式選聘比例達到50%.
3900萬:高技能人才
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400萬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900萬人,其中技師、高級技師達到1000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