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沒有統一的高溫津貼標準,各省份基本上是根據各地的自身情況來制定高溫津貼標準的。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2個省份發放高溫津貼。從各省份發放高溫津貼的金額來看,其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
夏日以來,中國多地出現了高溫天氣,勞動者的防暑降溫等健康權利備受關注。7月4日,由多部門聯合制定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新辦法規定,
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
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新辦法還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 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 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對于溫度上下限,辦法明確,所稱“以上”攝氏度(℃)包含本數,“以下”不包含本數。即最高氣溫達到40℃,就應當停止室外露天作業。
日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對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暫行”了52年的舊辦法宣告終止。
重慶高溫津貼條件最嚴格 最低溫度37℃
新辦法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 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 況適時調整。
日前,全國沒有統一的高溫津貼標準,各省份基本上是根據各地的自身情況來制定高溫津貼標準的。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2個省份發放高溫津貼。從各省份發放高溫津貼的金額來看,其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
除了火爐城市重慶外,各省份發放高溫津貼的條件幾乎一樣,均是露天35℃、室內33℃,只有火爐城市重慶的高溫津貼條件要求最為嚴格,最低溫度為37℃。
發放高溫津貼時間最長的是海南省,從4月至10月,有7個月。重慶、廣東、福建3地為5個月。北京、江西等 5 省份發 高溫津貼的時間為3個月,完全按照夏季時間進行補助。
各地高溫津貼發放標準及時長
省份 發放金額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1年)排名 時長
1 浙江 200元/月 27359 3 4個月
2 江蘇 200元/月 22944 6 4個月
3 上海 200元/月 31813 1 4個月
4 湖南 150元/月1656613 3個月
5 廣東 150元/月 23898 5 5個月
6 北京 120元/月 29073 2 3個月
7 山東 120元/月 19490 8 4個月
8 江西 120元/月 15481 23 3個月
9 天津 93.8元/月 24293 4 4個月
10 甘肅 45元/月 13063 31 3個月
11 山西 10元/天1564020 3個月
12 海南 10元/天 15600 21 7個月
13 河南 10元/天1590017 3個月
14 吉林 10元/天1557222 未設定時長
15 陜西 10元/天1569519 4個月
16 安徽 不低于10元 15788 18 未設定時長
17 湖北 8元/天 16058 16 3個月
18 寧夏 7元/天 15345 25 3個月
19 新疆 6—12元/天 13500 30 未設定時長
20 四川 6-10元/天 15461 24 未設定時長
21 重慶 5—20元/天1753212 5個月
22 福建 5—8元/天 21718 7 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