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場關注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以下簡稱“遞延納稅”)終于破冰。12月6日,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以
下簡稱“人社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遞延納稅”。
什么是“遞延納稅”?如何繳納和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與之呼應的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進展如何?
采用EET模式
“所謂遞延納稅,是指在年金繳費環節和年金基金投資收益環節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將納稅義務遞延到個人實際領取年金的環節,也稱EET模式(E代表免
稅,T代表征稅)?!必斦慷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對“遞延納稅”作出官方解釋。
其實,EET模式是西方發達國家對企業年金普遍采用的一種稅收優惠模式。在OECD國家中,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多數國家均選擇了EET模式。此次
出臺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是在研究借鑒發達國家通行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對年金個人所得稅政策體系的完善。
根據《通知》:在年金繳費環節,對單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職工支付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繳費,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根據
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標準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根據人社部統計,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我國已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達到59362家,參加職工1957.30萬人,企業年金基金積累達到5366.65億元。
從2012年起,每年企業年金新增規模已過千億。市場分析人士預期,上述政策紅利釋放后,不考慮新建計劃和工資上漲情況,新政也有望促使每年新增規模翻
番,從1000億增加到2000億元。再加上未來職業年金的發展,未來這一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可為資本市場貢獻更多資金。
個稅稅負有望降低
“此次年金個人所得稅政策出臺后,年金參保者均可享受遞延納稅的好處,相當一部分參保者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個人所得稅稅負。”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次3部門出臺的年金“遞延納稅”,正是為了推動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國家稅務總局科研所副所長靳東升指出,“遞延納稅”以稅收優惠促進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的積極性,有助于推動我國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促進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對此,財稅專家指出,遞延納稅政策在降低稅率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稅款現值。例如,如果單位現在給你發1000元,假定邊際稅率10%,你就要繳納
100元的稅;如果這1000元作為企業年金繳費,幾十年后領取時也要繳納100元的稅,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這100元的價值也就寥寥無幾。
對此,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指出,國家在起步階段出臺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補充養老保險更快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的積極性。
“目前,人社部、財政部正在研究修改完善企業年金辦法和職業年金辦法。此次出臺的稅收政策主要基于現行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辦法的相關規定,今后將根據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辦法修訂情況,對稅收政策作出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必斦坑嘘P負責人透露。
稅延型養老險需觀望
《通知》主要涉及企業年金及職業年金,即第二支柱部分,但對于第三支柱的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卻只字未提,這多少讓市場有些“失望”。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允許投保人在個人所得稅前列支保費,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實質是國家在政策上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優惠??紤]到物價上漲因素,這一產品實際能起到個稅“減負”作用。
目前,上海已經開展了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試點,但具體細則始終沒有出臺。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從長遠來看,發展稅延型養老保險沒有問題,但短期內想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存在很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