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十一五”的五年,盡管在歷史長河中只是滄海一粟,但對于年輕的中國保險業來說卻是不平凡的。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2011陸家嘴(600663)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2010年我國保費收入達到14500億,2010年底保險公司總資產超過5萬億元,是2005年的3.3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之一。
吳定富坦言,中國保險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是典型的轉軌市場和新興市場。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好保險監管工作既不能簡單地照抄照搬成熟市場的做法,又要兼顧金融市場的規律。
對于中國保險業來說,要始終相信四股力量。一是市場的力量,注重培育保險主體,提高市場運行效率,規范市場秩序,糾正市場失靈,解決單個保險公司無法解決的共性問題。此外,還要始終相信制度、創新、審慎的力量。他特別強調,“中國保險業的問題是創新不足,而不是創新過度。得益于鼓勵創新的理念,保險業的活力才能夠不斷地迸發和涌流。”
展望“十二五”,吳定富表示,這是保險業大有可為的時期。他指出,中國保險業大規模的市場體系建設階段基本過去,下一個階段需要為市場機制作用的有效發揮創造更好的條件。目前保險業在市場秩序、誠信經營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中國保險市場要從初級市場向成熟市場轉變,必須要盡快地解決這些問題。為此,“十二五”期間保險監管將在營造公平市場競爭環境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而轉變保險發展方式也將成為“十二五”時期保險業的重要任務。積極推進保險業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戰略轉移,促進市場的差異化競爭,不斷優化保險業發展的市場結構,完善主體多元、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不斷優化保險產品和渠道結構,不斷豐富保險產品創新、營銷渠道,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優化保險業發展的區域結構,統籌城鄉保險發展。
此外,如何提升監管制度的針對性和約束力,如何在監管中更好地衡量、控制保險公司的個體風險和整體風險,如何防范金融風險的跨行業傳遞和跨國境的傳遞,如何把現代信息技術防范風險的制度內嵌于制度當中,也是保險監管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我相信‘十二五’時期保險監管將在國際化、信息化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P>
值得一提的是,防范化解保險風險一直以來都是保險監管的首要任務。吳定富指出,未來一個時期,隨著經濟周期的演變,新型社會風險的出現,金融產品的推陳出新,金融機構的并購融合,保險面臨著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將不斷地增加。“我們將毫不動搖地推進行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提高識別、控制和防范風險的能力,探索進行宏觀審慎監管的逆周期監管,守住防范系統性風險的底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