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保險高峰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
此次高峰會暨亞洲保險業競爭力排名研究,由《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全力打造,并聯合具有悠久學術傳統和雄厚科研實力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精心設計評選指標、分析模型,撰寫中英文分析報告。 上海火災暴露投保不足
居民保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情況下,中國已悄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前我國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保險市場,保險業成為我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以同一標尺深入研究數百家亞洲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財務穩定性等指標,并錨定中國保險公司的國際坐標,具有戰略意義。” 廣東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東陽在會上說。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金堅強,中國再保險集團董事長李培育、中國人壽(601628)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萬峰、人保財險總裁王銀成、人保壽險總裁李良溫、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 解植春等監管機構官員、行業組織代表和金融機構高管蒞臨現場并對大會表示祝賀。部分中外資壽險公司、非壽險公司高管也出席了此次盛會。
剛剛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了以加快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為主導思想,為下一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就保險業而言,如何加快行業結構調整,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風險保障,成為“十二五規劃”的行業性核心命題。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的“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成為包括保險在內的金融業面臨的重要機遇與挑戰。本次高峰會以“利率市場化與保險業新格局”為主題,會上,金堅強、李培育、萬峰、王銀成、李良溫、解植春以及陽光保險集團副董事長兼副總裁張延苓分別就此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國內保險業苦尋銷售渠道、產品結構與主客戶群差異化匹配的大背景下,針對“保險新形勢與差異化競爭”的話題,6位來自保險公司的嘉賓,還以高峰對話的形式,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議發布了2010年亞洲保險業競爭力排名報告(概要)。報告旨在探討如何評價保險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力求在亞洲許多個經濟發展水平迥異的國家和地區之間,找到一個得到學術和市場雙重認可的評價體系。
“亞洲保險競爭力研究”項目,最早于2007年由《21世紀經濟報道》提出。該研究一年一度,今年為第三屆。它與已經進行到第五個年度的“亞洲銀行競爭力排名研究”一起,構成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的兩大核心學術產品。
“為了在綜合研究中建立更精確的模型,今年,我們在管理層調研中首度加入了高管面訪環節,采訪了16位保險公司CEO和此行業的專家。”排名研究小組負責人、美國加州大學富樂頓分校保險研究中心主任魯維麗說,調查涉及六個財務要素與保險公司競爭力的關聯程度,以及相對于前期研究這些要素的權重如何改動。
根據調查結果,今年六大指標——市場規模、資本測試、準備金測試、盈利能力測試、資產流動性、經營穩定性——基本權重維持不變。項目組將亞洲10個國家613家樣本公司的相關指標數據,經過篩選(剔除111家壽險公司和166家非壽險公司),統一轉換為美元計價,并依據六大權重綜合計算后,最終得出2010年壽險、非壽險前100家綜合排名與六大要素的分項排名。
研究結果顯示,在亞洲壽險100強中,中國內地以26家公司位居榜首。其次是韓國(19家)、 泰國(18家)和中國臺灣(17家)。在亞洲非壽險100強中,新加坡榮列榜首(31家),隨后是泰國(20家),中國內地(12家),印度(10家)。
中國在亞洲保險業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四家中國壽險公司——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601099)人壽、泰康人壽——躋身亞洲壽險競爭力排名前十;人保財險、太平洋財產、平安財險和華泰財險躋身亞洲非壽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名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管理層調研首度新增了關于風險管理及巨災風險兩部分內容。調查結果顯示,86%的樣本壽險公司和83%的樣本財險公司都已設立風險管理部門。數據搜集和進行有效分析方面遇到的困難,被認為是目前風險管理過程中的最大障礙。
91% 以上的樣本財險公司認為自身已對應對巨災做好了準備,大部分公司均提供地震險、臺風險、洪水險,但只有2家公司提供恐怖襲擊險。大部分公司認為應該由政府提供地震險和恐怖襲擊險。70% 以上的樣本公司認為,應設立亞洲巨災基金以應對巨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