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草案)》本月15日起公示,并公開征求社會意見。根據草案,征收險種從三項擴至五項,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將面臨多項強制措施。這意味著,企業和個人用于社保金的支出將進一步增加。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中山許多本地企業未按照規定為普工購買社保。與此同時,出于種種考慮,不少外來工主動提出不購買社保。有關專家表示,外來工工資低,更看重短期收益,有關部門應加強社保知識宣傳和引導。
2010年4月,東鳳鎮法蘭寶電業公司出現一起離奇的事件,該廠十多名普工向本報反映,廠方要求他們在一份“免責聲明”上簽字。該字條內容為:“本人經慎重考慮決定不在法蘭寶公司購買社保,同時不享受各項社保的福利。若本人發生工傷事故,一切責任由本人承擔,公司不負任何責任”。
為何企業會要求工人簽下這份類似于“生死合同”的字條?該企業生產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原因就在于這些員工不愿意參加社會保險,而強制購買社保作為新《勞動法》所規定的要件,員工購買社保達不到一定的比例,就會面臨勞動監察部門的處罰。盡管承認這份字條有失妥當,但企業負責人仍表示屬于“無奈之舉”。
那么員工為什么不愿購買社保呢?記者隨機采訪了該廠幾名工人。
今年33歲的黃偉(化名)來自湖南,到廣東打工已有10余年,2010年前一直在深圳,期間換過多份工作。他不愿購買社保的原因很簡單。“現在工廠效益不好,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離開這家工廠”,黃偉說,自己每個月工資不到1600塊,每一分錢都很重要,還是拿在自己手里“更踏實”。至于購買社保的好處,黃偉表示“不是很清楚”。
同樣在法蘭寶電業公司,一些員工不買社保還有另外的考慮。28歲的陳權來自廣西,此前一直在順德工作,他不買社保有另一個原因。“買社保的好處我也知道,但是買社保都是我們自己出錢,工廠一分錢都不會出”,陳權說,為購買社保該公司每月從工資里扣除64元,但“廠方一分錢都不出”。此外,陳權所從事的工種是切割電磁爐的玻璃面板,稍不注意就會割傷手指甚至導致殘廢,他和同事更希望廠方購買一份人身意外險而不是社保。
部分外來工重復參保
事實上,一些外來工不愿買社保還有其他考慮。東升某家具城木工師傅小周來自四川瀘縣,2009年起就在老家參加了“新農?!?,每月只需300元。今年6月起,工廠要求員工按照實際工資每月購買接近400元的社保,否則就不簽勞動合同,為保住工作,小周只得就范。
“老家要繳,工廠又要繳,這不就是重復參保嗎?”小周多次向社保部門申請退保,但均無果而終。更讓他擔心的是,幾年后他將回到老家發展,屆時廣東的社保賬號能否注銷,社保金能否合并或退回,都是懸而未決的難題。
葉先生是小欖一家知名企業中層干部,此前一直在湖南郴州老家工作,2010年進入該企業工作,戶口也隨之從湖南轉到中山。但讓葉先生郁悶的是,他早在去年就向郴州市社保局提出將社保賬戶轉到中山,但一年多過去了,至今還未辦妥。而與葉先生一同入職該企業的廣東籍同事三個多月就辦妥了社保轉移手續。
“當地社保局雖說同意辦理社保轉移手續,但始終都不肯把以前的社保金劃撥到中山市”,葉先生說,他為此事苦惱了很久,“既然跨省轉社保這么困難,外來工不愿購買社保就不難理解了”。
強制參保有利于用工穩定
中山市究竟有多少外來工未購買社保?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給南方日報的一份回復稱,中山市職工社會保險共有706萬人次記錄,其中養老保險183萬人次,基本醫療保險244萬人次,工傷保險140萬人次,失業保險139萬人次,但對于外來工購買社保的比例卻不肯透露。
東鳳鎮人社分局負責人透露,該鎮常住人口購買社保比例接近八成,但由于宣傳不到位,部分邊遠地區外來工擔心社保轉移手續麻煩,不愿購買社保的情況確實存在。小欖人社分局負責人則表示,外來工不買社保的情況確實有,“但畢竟只是極少數”。
“員工不愿買社保的情況我也聽說過,很多老板都在頭疼這個問題”,中山市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梁仕倫表示,外來工工資較低,更注重短期利益,對購買社保的好處認識不足,此外許多省份都開通了新農保,且保費較低,外來工更愿意在老家參加農保。
鑒于外來工對社保認識不足的現狀,梁仕倫建議,企業在雇傭員工時應強制要求購買社保,這樣對用工也多了一份牽制,有利于企業用工穩定性。此外,社保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外來工的教育引導,大力宣傳社保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