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持續低迷,對未來抱持悲觀預期——本報第三季度CEO調查結果顯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家們已經開始考慮通過裁員來減輕成本壓力。超過30%的受訪者表示,預計下一季度的員工人數將“減少”。
經濟增速放緩
當下,中國企業面臨怎樣的經濟環境?正如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原局長吳曉靈近日所言:經濟增長放緩,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形勢。
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中國經濟想要保持9%、10%或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已經不太可能。融資成本上升,出口持續下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企業融資成本問題愈發嚴重,已經引起決策層的擔憂。9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研究確定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會議提出,要清理糾正金融服務不合理收費,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同時,原材料漲價、工人工資上漲、訂單下滑,出口持續下降的現實狀況持續演進。
在世界經濟復蘇仍不明朗、可能陷入二次探底的大背景下,本報第三季度CEO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對下一季度的出口持悲觀態度,對利潤和企業經營情況則多認為與本季度相當或低于預期。
調查數據顯示,預計下季度出口情況,與本季度相比,超過六成企業持悲觀態度,共計有41.6%的受訪企業預期下季度出口將“適度惡化”甚至“嚴重惡化”。認為會有“適度好轉”的只占到受訪企業的8.3%。
剛剛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證實了上述的悲觀判斷。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GDP增速,全國GDP連續三個季度回落,一季度是9.7%,二季度是9.5%,三季度是9.1%。
GDP增速趨緩,由國際和國內兩個經濟環境決定。目前,美國及歐盟都遇到主權債務問題,無論是債務的上限問題,還是主權債的兌付問題,勢必導致這些國家政府著手削減福利支出,降低工資水平,從而影響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需求。
裁員預警
歐債問題、國際市場需求低迷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導致中國出口進一步下降的慣性十足。
與上個季度反差明顯的是,多數企業對下個季度的出口以及企業利潤預期表示悲觀,在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出口持續低迷的壓力下,企業家們開始考慮通過裁員來減輕成本壓力。約30%的受訪企業員工人數下一季度將有所減少,其中有一半將嚴重減少。
事實上,團購行業率先已經上演了裁員的大潮。8月底,高朋網傳出了裁員的消息,包括秦皇島、煙臺、南寧等13個地方分站整體裁撤,其他18個分站也采取了部分裁員的方式。超過400人的裁員規模,不僅引起團購業界的震驚,也顯露出經濟下滑所帶來的一絲寒意。隨即,開心團、24券、團寶網、窩窩團相繼傳出消息,上演了裁員大潮。
根據本報的調查結果,53%的受訪企業認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季度整體物價水平將會上漲。53%的受訪企業認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季度的貸款利率預期將會適度上升。與今年第三季度相比,認為下季度貸款利率將會適度上升占到23%。
在受訪企業中,有49%的企業家認為下季度出口情況將會惡化。而與本季度相比,也有41%的受訪企業對下季度的出口情況表示不樂觀。
在原材料價格漲跌上,市場上的觀點出現了分歧,有部分企業家認為原材料價格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據本報調查結果,與去年同期相比,認為下季度主要原材料價格將會上漲的受訪企業的比例有所下降。50%的企業家表示,下一季度原材料價格將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