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傳統PC向移動互聯網的轉變,臺灣IT行業的人才資源也面臨一次由“硬”到“軟”的轉型。
不僅在島內爭奪升溫,大量的臺灣硬件廠商還把目光瞄向了內地——這里聚集著大量的軟件研發工程師,尤其是正當潮流的android系統平臺,相比臺灣,大陸研發人才儲備更為豐富。
這與過去臺灣僅把大陸當作代工基地和銷售市場的時代,相去甚遠。
“由于近年內地山寨產業的發展,事實上在基于android平臺的研發上,內地研發人員走在了臺灣公司的前面。”深圳一家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臺灣硬件廠商傾注太多精力在wintel架構(指windows系統和intel架構),在基于ARM和android架構上的資源投入嚴重不足——盡管臺灣有宏達電,但不過鳳毛麟角。
臺灣硬件廠商們難以回避的現實是,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趨勢,ARM加android的架構無疑更具優勢——更快的運算速度和更低的功耗,但這需要極強的軟硬件整合能力。
而這恰恰是臺灣傳統硬件廠商的軟肋。
由“硬”到“軟”轉型
中層軟硬整合正是臺灣硬件廠商的軟肋
今年上半年,臺灣的IT制造企業集體“加碼”軟件研發。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在今年一季度法人會上表示,軟件將是公司今年重點發展項目:“規模要從當前的100人,擴充到600人。”
宏碁和宏達電也紛紛表示,今年年底要招募超過1000名軟件工程師。
“臺灣IT業過去的優勢在硬件代工,軟件研發實力稍顯薄弱。”半導體行業分析人士王艷輝認為,面對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大趨勢,臺灣IT企業需要加強軟件研發領域的投入,尤其是基于android平臺的應用開發。
在過去PC時代,軟件設計部分基于微軟和英特爾架構,相對成熟。而在功能性手機產品上,聯發科的turn key模式,讓下游集成商在軟件研發上不需要耗費太大的精力,即可“一站式”解決。
相比之下,android系統平臺分為上層應用程式端、中層軟硬整合平臺和下層硬件驅動。其中,中層軟硬整合正是臺灣硬件廠商的軟肋。
“讓公司從硬件制造轉向軟件和服務時,對于傳統的代工廠商,是個不小的挑戰。”在王艷輝看來,相比之下,大陸IT業界在軟件研發上,尤其是基于ARM和android架構的研發上,近年積累迅速。
在此背景下,臺灣傳統硬件制造商針對軟件研發人才的“爭奪戰”,悄然打響。本報記者了解到,6月初,仁寶在昆山基地、富士康在深圳基地,近期都展開大規模軟件研發人員的招聘工作。
來大陸挖人
臺灣硬件廠商還通過獵頭公司四處挖角
“剛和BENQ(明基)朋友聊天,臺灣大廠確實在到處挖軟件人才,非常缺。”6月3日下午,身在臺北電腦展的深圳創智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平給記者發來短信。
據本報記者了解,除了常規招聘外,臺灣硬件廠商還通過獵頭公司四處挖角,其中大陸山寨廠商的android研發工程師,也成為臺灣硬件廠商覬覦的對象。
“事實上,深圳的山寨廠商,是國內最早從事android研發的一個群體。”一位深圳原山寨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09年初,受山寨機市場利潤持續下滑的影響,部分山寨機廠商開始基于android的研發,以期望盡早搶占市場,拉低價格。
一個可供參考的事實是,早在2009年7月,深圳手機設計公司創揚通信就號稱推出了首款基于android平臺的手機。(見本報2009年7月24日報道《深圳草莽競跑Android:阻擊Gphone入華》)
“由于android系統的不穩定性,加之成本過高。事實上,絕大部分山寨廠商推出的android手機,都沒有成功。”上述山寨廠商人士認為,但這次經歷為android的研發積累了經驗。
不止于此,相比較臺灣硬件廠商在wintel架構傾入太多資源,而在arm和android架構面臨“船大難掉頭”的困境,大陸電子企業則顯得“輕裝上陣”。
例如,福州瑞芯微電子是大陸最早由MP3轉型android平臺研發的芯片設計公司,今年1月,瑞芯微電子推
出首個基于android系統的智能設備提供全套解決方案RK29XX,其涵蓋了包括智能手機、MID、平板電腦、電子書、網絡電視、MP4等多種電子設備。
在此背景下,仁寶、聯發科、Mstar紛紛在內地興建研發機構,招募大量的本地化軟件研發人才,其中android工程師成為“搶手貨”。
緊俏的android工程師
android開發工程師呈現緊缺態勢,多方爭奪之下,其工資薪酬水漲船高
“直到今天,android研發工程師仍很搶手。”徐建平在電話中感慨。
創智成一度是深圳當地最大的主板生產商,在曇花一現的上網本時代,創智成一度占據深圳上網本市場出貨量的50%以上。其后,其快速轉入android系統平板電腦的研發,是深圳當地最早一批進入android平臺研發的廠商之一。
“公司有上百人的研發團隊,但android研發人才仍舊緊俏。”徐建平告訴本報記者。
據徐分析,目前android研發工程師呈現稀缺局面,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是android系統上市時間不長,相關技術人才儲備尚處在積累階段;其二,是android系統自身的不穩定性,這提高了相關的技術人員的研發難度。
事實上,內地的android研發相比較臺灣,仍走在前列。“內地android平臺開發商很多是由MP3、手機平臺轉型而來的,他們在移動便攜式電子設備上較有優勢。”徐建平分析,在開發過程中,這些平臺商更擅長處理低功耗和便攜方面的平衡。
相比之下,臺灣大量的硬件企業,以傳統PC代工起家,在基于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研發方面能力不足。
“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臺灣硬件廠商,在深圳招募android工程師。”徐建平告訴記者,android開發工程師呈現緊缺態勢,多方爭奪之下,其工資薪酬水漲船高。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一個資深android工程師年薪可以拿到50萬左右,而一個入行兩年的android工程師,月薪可接近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