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 近日,民政部下發通知,稱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行業協會行業自律與誠信創建活動,要求行業協會根據行業特點,探索建立社會評價、失信懲戒和“黑名單”等行業信用管理制度。
通知稱,廣大行業協會要制定行規行約并組織實施,按照協會章程制定相應的質量規范和服務標準,規范行業產品和服務質量,行規行約的制定則應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進行審議。
“行業協會要結合行業特點,探索建立社會評價、失信懲戒和‘黑名單’等行業信用管理制度。”民政部同時鼓勵行業協會設立專門自律與誠信工作機構,并要求行業協會研究制定行業職業道德準則,規范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
民政部還提出,行業協會要重點圍繞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對象和收費標準等進行公開承諾,如不強制入會、不攤派會費、不強行服務,不搞亂評比、亂培訓、亂表彰和設立“小金庫”等。
今后,行業協會應主動向社會公開行業協會成員等信息,并向會員公開重大活動情況、財務收支情況、出國(境)考察情況、接受捐贈和資助情況、年度工作 報告等信息,增加透明度和社會公信力。同時,行業協會在職能、機構、人員、財務等方面也要與行政機關脫鉤,逐步實現行業協會自我運作、自聘人員、自理會 務,并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行業協會依法所得不能在會員中分配、不能投入會員企業進行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