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納傳遞:根據最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統計中顯示,截止2010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經達到了近64萬人,預計新增的留學歸國人員也將達到50萬人以上。在最近中國某權威調查機構所出具的一份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中顯示,現在有近7成的海歸人才能夠主動回國就業。但同時應該注意到的是,隨之而來的是海歸就業壓力的加大,海歸扎堆求職,使得幾年前捧著“高薪”找海歸的現象漸漸成為歷史,海歸人才或已不再是目前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
有專家指出,海歸人才的歸國熱潮,除了自身的“祖國情節”作祟之外,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世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金融危機下,一些國家的經濟瀕臨崩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失業率高、就業率低,在本國經濟無法振作的情況下,留學生作為外來者,很難得到均等的發展機會。有能力的中國留學生們在看到了國內經濟良好的發展勢頭之后,陸續回國發展也不再覺得奇怪。
“留學熱”在近幾年越來越明顯,大學生出國讀研、讀博已經習以為常,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還在上小學就試圖把孩子送出國門。但是除了要注意到國外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環境之外,真正應該考量的應該是這一做法是否真的就能對未來的發展有幫助,若是真的無法錦上添花,倒不如不走這一步。有調查顯示,在大多數的海歸人才中,近一半以上的人在回國后所任職的職位是普通員工,而歸國后任職管理層的人數僅為15%,而中國自身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也成為眾多海歸族競爭力下降的一個因素。專家提醒,在目前留學申請依舊持續升溫的今天,并不是留學回來就一定可以一步登天,路還是要一步步地走。國內的人才培養機制正在逐步完善,教育教學水平也并不比一些歐美國家差,與中國留學生回流相對應的,是國內對人才的需求。“這是一個有點矛盾的現象。”專家稱,海外人才回國有著巨大的就業壓力,但是國內在一些關鍵位置上依然處于求賢若渴的狀態,“我們應該看到政府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中國現在處于迅速發展的時期,鼓勵留學人才回國,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也是一向不變的政策。”怎么做到這兩方面的平衡,其實才是最應該著手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