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352,較前一交易日繼續上漲20個基點,再次刷新匯改新紀錄。年初至今,市場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存在著“前期悲觀后期樂觀”的改變,加之美聯儲最終推遲退出QE的外部影響,人民幣似乎有足夠升值的理由。
QE退出推遲、中國經濟向好助推匯率創新高
但分析人士認為,美國QE即便推遲,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很有可能在年底至明年初進入實質性的退出階段。如果QE退出成為事實,熱錢流出中國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人民幣升值的動力之一也就不復存在。今年二季度,美聯儲暗示開始退出QE后,中國外匯就出現了凈流出,新興市場一度出現因熱錢流出而釀成的股市和匯率危機,這只是在QE退出“預期”影響下出現的結果,可想而知,當“狼”真的來了,對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沖擊會有多大。
另外,從中國的貿易角度來看,國際清算銀行(BIS)周三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17.4,環比升值0.26%。強勢的人民幣是不是將繼續對未來出口增長構成壓制?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我們不僅應該關注貿易順差,還要看貿易對經濟的貢獻度。現在貿易對經濟的貢獻度不足1%,過去的貢獻度會達到40%,這種嚴重的扭曲跟我們的人民幣貨幣升值是有重要關聯的,所以貨幣升值削弱的是我們的競爭力。
匯率持續升值,外貿持續受打擊
譚雅玲進一步表示,現在對出口的這種影響和抑制是非常明顯的。現在為止貿易的增速只有6.7%,跟我們過去40%和20%速度相比較,是大大減弱了,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匯率對我們貿易本身層面的影響和干預。她認為,現在大家不做貿易,不做實體和實業,這對國民經濟,對于匯率本身基礎的支持性是在減弱而不是在強化。
考慮到中國外貿的艱難局面,人民幣持續升值的空間已經很小,最近的升值主要由于美國政府關門、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回升這兩者之間的反差,加上中國上海 自貿區新建、料想會有改革措施出臺的三中全會即將召開等預期,讓投資者短期將投資、投機資金投向中國,增加了對人民幣的需求。
警惕各方對中國經濟預期反轉沖擊匯率
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已經出現熱錢撤離、本幣貶值的危局,中國作為新興市場中唯一“風景這邊獨好”的國家,萬不可掉以輕心,國內高企的房價、巨額的地方債務、嚴重過剩的產能、不容樂觀的出口,等等這些問題都可能成為唱空中國的因素,人民幣的匯率的漲跌也維系于各方對這些問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