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業界的一個共識是,智能手機越來越互聯網化,傳統手機廠商在面臨著互聯網沖擊的時候,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
到底什么是互聯網化?
在我看來,智能手機的互聯網化分為以下"四化":
第 一是商業模式互聯網化。KK早就預言說,未來的硬件一定是免費的。當然,達到硬件免費需要一個過程,在中國更是如此。但硬件價格降低,向零利潤方向發展, 至少在美國這樣的互聯網發達國家,已經成為趨勢。雖然移動終端的利潤趨近于零,但通過內置的各種增值服務,同樣可以建立起互聯網化的商業模式。
第 二是產品體驗互聯網化。過去的手機主要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的。內置的游戲也非常簡單。但現在,智能手機就是一部小電腦,用戶頻繁地下載軟件,而且軟件也 像在PC上一樣很快地進行更新。因此,智能手機像PC一樣,越來越注重用戶體驗。與硬件廠商相比,互聯網公司能更好地把握用戶對產品體驗的需求。
第 三是市場推廣的互聯網化。傳統的手機推廣方式通過賣點策劃和大量的廣告投放,達到吸引用戶、接觸用戶的目的?,F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產品的推廣要基于好的 產品體驗,依靠口碑進行推廣傳播。作為新媒體,互聯網的SNS特點打亂了傳統廣告對人群的劃分方式,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推廣方式。
第四,產品銷售的互聯網化。互聯網既是媒體傳播平臺,也是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是扁平化的銷售模式,壓縮了中間渠道的沉淀成本。
360為什么要做智能手機開放平臺?
手 機的互聯網化是個大趨勢,但360一直堅持兩點的認知:第一,360始終是專注于互聯網軟件和服務,特別是互聯網安全的公司;第二,360始終是堅持開放 的原則。今天,許多傳統的手機廠商迫切地想嘗試互聯網化的新模式,而360恰恰在互聯網的產品體驗和營銷資源方面可以彌補它們的不足。
與 手機廠商合作,一方面360的用戶因為得到了配置高、體驗好、價格低的智能手機,從而對360有更高的信任,創造更好的口碑,另一方面通過內置的互聯網增 值服務,我們可以與手機廠商形成長期的利益共享關系。同時,對手機廠商來說,360就是一個開放平臺。手機廠商為360用戶提供高性能、高配置、低價格、 體驗好的特供手機,同時360也能幫助手機廠商實現“四化”,迅速適應互聯網時代。這對于廠商、360和用戶來說,是多贏的局面。我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 幫助別人成功的生意才是一門好生意。無論是在PC互聯網上,還是在智能手機的開放平臺上,360都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 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這樣的生意才能是一門長久的生意。
360對手機廠商要求是什么?
360 的特供手機平臺對所有手機硬件廠商開放,歡迎合作。但對于合作伙伴,我這里有幾個要求:第一,這個廠商做手機必須要有若干年的歷史,做手機經驗比較豐富。 第二,我們選擇的手機廠商,每年的出貨量必須足夠大,比如最低不能少于500萬只。為什么要有最低出貨量的要求?因為出貨量越大,說明它的手機在穩定性方 面是沒有問題的,在質量能夠得到保證。第三,在全國范圍內要有線下的售后服務。售后服務跟不上,不僅損害原廠的品牌,而且也損害360的品牌。我們追求的 是為360用戶提供長期的價值,因此360的特供機必須要在質量、價格、售后服務方面過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