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由于現行移民制度的限制,很多海外人才在美國高校學成后,很難長久性留在美國。對于這一現象的利弊,美國國內歷來存在爭議。而不久前的一項 研究顯示,在全美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中,大約有3/4的創新型專利是由海外人才申請或參與申請的,這一結果對于支持改變移民政策的主張,顯然具有激勵作用。
這項研究是由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創立的一個非營利組織完成的。研究人員審查了全美獲得專利數最多的10所大學和大學系統的1469項專利。涉及的學校 包括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他們發現,海外人員參與的專利幾乎全部來自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 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領域,即所謂的STEM領域。而在國家實力的比較中,這一領域的先進程度是重要的評價標 準。
報告指出,目前,許多世界頂尖的海外人才都熱衷于來美國尋求教育,但畢業后的他們卻面臨“嚴峻的或不可克服的移民障礙”。而在世界其他國家,政府卻 正在積極說服在美國定居的精英分子,敦促他們返回自己的國家。該組織表示,政府應設立專門法律,使海外經營人才更容易在美國停留。
在這里,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現象:以伊利諾伊大學系統為例,在其2011年申請的所有專利中,有90%至少有一位外國研究人員參與。其中又有64%的海外人員并不是教師,而是學生研究員或博士后研究員。
“專利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創新水平的重要途徑。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在我們的一流大學中,有3/4的技術專利都有海外人才的智力投入,如果聯邦法律還希望他們返回自己的國家,這無疑是明顯錯誤的。”布隆伯格在一份聲明中如此說。
然而在目前的移民法下,外國留學在畢業后很難在美國找到合適的工作。雇主可能擔心這些學生很難申請到賦予他們允許永久居留身份的綠卡,因為這一申請過程煩瑣而昂貴。
根據現行的移民法,海外留學生如果能找到工作或實習的崗位,可以被允許畢業后在美國生活12~29個月。而在這之后,他們想獲得永久簽證將是一件很 難的事情,他們將面對諸多難題,國別配額便是其中之一。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每年會給予不同國家不同數量的簽證配額,但這一配額有時并不合理,比如擁有 巨大留學生數量的中國所獲得的簽證配額與冰島差不多。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認為應該對海外人員敞開大門。比如有人便擔心,移民政策的改革會影響美國本土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工作機會,從而產生更廣泛的問題。
“沒有人關注什么是美國工人的最佳利益。”美國移民改革聯盟研究部主任埃里克。魯阿克說。長期以來,他所在的聯盟一直致力于減少在美移民。“我們一 直在討論什么是最好的雇主,什么又是最好的外國工人。但我們唯一忽視的是,我們的國內勞動力具有著同樣的能力,但很少有人考慮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