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人覺得,在國內做技術就是吃青春飯。”某知名電信設備公司高級工程師趙延濤發現,很多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年輕人,更愿意去做項目經理、人力資源等管理工作。在他們眼里,如果工作了幾年還在做技術,就是“混得不好”。
趙延濤去過一些歐洲國家,他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還在做工程師,年輕的技術人員也沒有對管理職務趨之若鶩,“他們專注于技術,在自己的職位上一做就是很多年”。而我國的年輕技術人員剛工作兩三年就覺得自己是“老人兒”了,紛紛轉崗轉行。
智聯招聘新近的一項調查證實,職場人士轉換職業方向已成為普遍現象。在對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的9986名職場人士進行調查后,智聯招聘的報告顯示,72%的職場員工想在5年內轉換職業發展方向(包括轉換行業、專業及公司),92%的員工希望晉升至高管職位。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劉爾鐸認為,年輕人流動性和流動意愿比較強,一方面體現了勞動力市場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下年輕人普遍的焦慮心態,在一個生活成本高、壓力大的環境中,大家希望換工作增加收入。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佟新則認為,如此多的年輕人渴望轉行,不單純是年輕人的個人問題,更重要的是說明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充滿不確定性?!翱释麑ふ腋玫墓ぷ鳌贝砹四贻p人對現有工作不穩定、收入過低的不滿。這加劇了人們流動的意愿。她擔心,不斷流動和跳槽的行為,會使年輕人習慣于這種流動模式。
佟新還表示,這種狀況背后,是全球資本運作的結果。資本不斷尋找高回報和低風險的運作方式,必然影響相關職業的發展機會,勞動者也隨之要承擔這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