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趙謹)昨天,記者從四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方面證實,從今年六月起,銀監會要求銀行執行日均存貸比不得高于75%的監管標準。今年以來,央行連續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一次次挑戰銀行資金面的承壓能力,加上日均存貸比監測實施在即,此前銀行月末“攬儲大戰”將轉變為日常化。
從今年開始存貸比已經由原先的季末考核改變為月末考核。而今年四月份,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專欄)更是首次公開表態要開展日均存貸比的監測。其目的是為了加強流動性風險的管理。記者了解到,為了在執行政策前有一定的適應調整期,部分銀行從今年年初就開始實施日均存貸比監控。
記者了解到,雖然銀行不需要每天向銀監系統上報存貸比情況,但銀行每天都要計算,以方便自己“開源節流”。目前開源的方式就是“攬儲大戰”。
據一四大行人士介紹,現在每家銀行給下面分支行下達的業務指標清一色的都是拉存款。拉存款指標已經分解到分支行每個員工身上,并且拉來的存款不能像過去那樣“過橋”一下就走,存款必須在銀行待滿一定天數,才能算員工完成了指標。一股份制銀行員工表示,拉存款的任務苦不堪言,若完不成任務,不僅沒有獎金,底薪也要被一定程度的扣發。自己家里的親戚朋友全部都被自己攬存過了。現在行里調查員工的背景,要求員工去親戚朋友的單位攬存。現在為了攬存,銀行使用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量發售理財產品。
除了開源還得節流才能達到存貸比的監管要求。由于市場流動性緊縮,在存款不能實現有效快速增長背景下,銀行貸款新增速度放緩。上述四大行人士介紹,目前在資金額度緊張的情況下銀行只對大客戶才進行放款。而銀行針對中小企業貸款、消費貸款利率都有較大的上浮。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份以來,大部分銀行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息已經普遍比基準利率上浮了30%。
■ 小知識
1 存貸比=貸存比=貸款總額/存款總額
這一比例高意味著銀行可運用資金高,但是流動性風險隨之也大;這一比例低則意味著銀行可運用的資金有限,雖然風險降低,但利差收益受到影響。因此,在存貸比監管指標上,銀監會既要考慮風險亦要考慮效益。
2 日均考核≠逐日考核
過去,銀行只要在季末或是月末的規定時點上低于75%的監管紅線就可達標。如今變為日均考核,即一個月內銀行日均貸款數除以日均存款數,但并非逐日存貸比考核,這對銀行的壓力相對小。這要求銀行在存款量上要有持續性。這對網點少吸收存款能力弱的中小銀行是較大的考驗。(趙謹)
■ 外匯數據
一季度外匯凈流入千億美元
本報訊 (記者蘇曼麗)國家外匯管理局昨天公布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繼續呈現順差,兩者共計順差規模達到1412億美元,這意味著一季度有1412億美元凈流入,但須注意的是,這與熱錢并不是同一概念,熱錢是指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
一季度,經常項目順差298億美元,同比下降18%,但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2%,順差規模為111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表明通過資本項目和金融項目流入我國資金同比大規模增加。
資本和金融項目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貿易信貸等內容。一季度直接投資凈流入426億美元,意味著證券投資和貿易信貸等其他項目的凈流入資金高達688億美元。
■ 央行操作
3年期央票停發引加息猜測
本報訊 (記者蘇曼麗)自5月12日央行重啟了三年期央票之后,本周意外“夭折”,引發市場加息的預期。但昨天發行的1年期央票縮量并保持利率持平,稍微緩解了市場的猜測。
交易員表示,央行本周未要求相關金融機構上報3年期央票需求,這意味著本周3年期央票很可能停發。
交易員表示,加息預期減少了對3年期長利率央票需求,按照央行本輪加息的時間步伐來看,每次加息的時間間隔約在2個月左右。上次宣布加息的時間為4月5日,從時間來看,5月末6月初,央行有可能再次小幅加息25個基點。
■ 專家觀點
銀行流動性趨緊
中國建設銀行(4.97,-0.02,-0.40%)高級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央行停發央票是意在釋放流動性,隨著存款準備金率不斷上調,目前銀行流動性已經捉襟見肘。此外,月末考核以及即將到來的6月份按日考核存貸比因素,也使得5月底以前的商業銀行流動性持續處于偏緊狀態。而資本項下順差較大主要是貿易信貸凈流入較多。目前企業很難從境內銀行獲得貸款,因此紛紛從境外的機構獲得貸款。此外,企業在境外貸款利率多數低于在境內貸款,促使境外融資規模大增。(蘇曼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