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一個令無數上班族糾結的東西。說簡單點,你平時不太能察覺到它的重要,甚至會覺得有了它到手的工資會變少。然鵝,一旦你脫離了社保體系,將會面臨喪失基本保障、無法買房買車的可能。放棄?你敢嗎?
然鵝,很多人其實并不知道關于社保的一些基本知識,甚至繳費多年,還不清楚它的構成和扣費比例,沒有查詢過自己的社保賬戶信息。今天,點米君就帶大家來認識社保的這些真相,不是你想繳就可以繳的。
1、自由職業代價高
如果你在職,一切都不用你操心,公司的HR會把五險一金給你處理得妥妥當當,這種社保我們一般稱為“職工社保”。“職工社保”是按照單位和個人共同出資的方式繳納的,一般情況下,單位占大頭,個人占小頭。如果你辭職了,成為了自由職業者,那么單位的那部分繳費金額就需要自己承擔,壓力三大啊。
2、繳費比例大不同
社保的繳費,根據單位性質、具體工作甚至戶口等來劃分,其比例都是不同的。在職的時候,大家不太在意這些差別,但到了退休才發現,領到的養老金竟然相差如此之大。
3、單位不繳你可虧大了
雖然國家明文規定強制繳納社保,但有些私企為了節約人力成本,沒有給職工繳納社保。小A在一家20人不到的私企工作,老板對他說,私企人員流動較大,為了避免雙方麻煩,公司不繳納社保,但是會以現金的形式發放所謂的社保補貼。這樣一來,小A本來每月只有3000元工資,加上500的社保補貼,到手的錢還要多些,也就不說什么了。誰不想多拿點兒錢在手里呢?不過,如果因為眼前的蠅頭微利,放棄我們未來的養老金、不能報銷醫療費等等,那你可就虧大了。
雖然對于有錢人來說,也許并不在意養老金這點小錢,但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養老,的確得靠著每個月的養老金,生病了也需要醫保報銷。沒想到小小的社保竟然有這么多“心機”,但畢竟這是一份基礎的保障,好好經營,才能給自己一個更美好的明天,記住,從今天起,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