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保障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
2012年4月1日起,本市城保醫保政策作出重大調整,簡化了參保人群分類,參保人員到齡即享受相應的門診醫保待遇,使絕大部分參保人員門診待遇普遍有 所提高,待遇差距縮小。同時,允許歷年賬戶結余資金用于抵充自負段以及共付段現金費用,個人現金負擔有所減輕。鎮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也由4.67萬元提高 到28萬元,超過部分仍可報銷80%,與城保政策保持一致。居民醫保方面,2011年,居保在增設門急診起付線的基礎上,提高門急診支付比例,一、二級醫 院門急診報銷比例分別從60%、50%提高到65%、55%,三級醫療機構維持50%不變。2012年,居保住院支付比例又進行調整,總體報銷水平從 61%提高到70%。
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范圍不斷擴大。2010年12月,本市執行新版《上海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藥品種類達到3895種,為全國 最多。2011年8月,本市將群眾需求大的中藥門診煎藥費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當年12月又將腫瘤術后人工造口袋納入門診醫保支付。為了配合落實基本藥物制 度,2011年6月15日起,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使用的688種基本藥物,全部按照醫保甲類藥品支付。
目前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站醫保聯網數達230余家,參保人員出門15分鐘即可享受到社區基本醫療服務。對達到一定規模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也實施醫保聯 網,方便住養老人基本醫療。全市定點藥店達439家,有55家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為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本市還將32個中藥飲片“柜臺方”納入 醫保結算,5家中醫坐堂門診部納入醫保定點。
市衛生局昨天透露,近年來,本市積極探索新農合運行機制改革,努力提高參合農民保障水平,陸續推出多項便民、利民舉措,讓廣大農民感受到醫改實惠。
2011年,本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147.2萬人,參合率達99%。籌資標準繼續保持全國領先,為人均980元,其中各級政府補助達680 元,今年預計人均籌資可達1100元左右。報銷范圍方面,新農合參照使用城鎮職工醫保診療項目范圍,體現了城鄉統一待遇的導向。2011年,全市新農合住 院政策范圍內補償比平均達70%,最高支付限額達到上年轄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且不低于6萬元。此外,郊縣1340所村衛生室和145家社區衛生 服務中心都實現新農合實時結算,進一步方便了農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