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是S化妝品廠的創業元老兼營銷副總。化妝品從山寨小廠模枋起家,經過十多年的穩健發展,在省內、外三、四級市場取得較高的市場份額,先后獲得市、省著名商標,加上現代化的新廠房新近落成,S廠和老板也漸牛氣逼人起來。常言道:共患難者,共富貴難有。事業蒸蒸日上,S老板對于倚著開創業務之功,終日無所事事左點右劃,拿著近半營銷人員薪水的K,生起生厭之心,動了殺驢御磨的主意。到了年終盤點,S老板向K提出業績不理想,不能給K年終獎勵,并不能與之續約。K知S老板有過橋抽板的主意。于是辭職離去。
母廠“封殺”離開的人員,引起離去員工激憤和偏激,從而造成彼此傷害
K自恃經營化妝品十多年,深知化妝品經營之道,與代理商感情甚篤,創業應有更大作為,于是自創O公司。O公司產品悉數利用原廠供應商提供的瓶、管、各種包材,生產的品名、價格、包裝、定位、政策與S沒有多少差異。客戶則全面針對S為目標。S老板知悉后即向采購經理和新營銷總監密授封殺令。采購經理向所有代理商提出如發現與K合作,S廠將停止與其合作。營銷總監同樣通知所有代理商如與K合作,S廠將停止其代理合同。K的生產和招商頓受影響。K知情后,極為惱火,于是將S廠財務欠款情況悉數告訴供應商,讓供應商減少給予S廠信用,并加緊向S廠追討欠款,造成S廠資金和物料供應緊張,生產延后,產品供應-全球品牌網-大受影響。另一方面又將S廠對客戶不均的政策盡數公告,讓受刻薄對待的代理商向S廠追討不公,產生不滿。一時間,S廠立即受到供、銷雙向夾擊,供銷渠道不滿,怨恨滿天,一遍混亂。采購經理和銷售總監窮于應對,得到了傷人不成反自傷的結局。
這是一起我們身邊時常發生的母廠“封殺”離開的人員,引起離去員工激憤和偏激,從而造成彼此傷害的典型事故。這樣的故事和例子在私營企業營銷圈子里,也許天天都在上演和發生。
離去的人,只要再從事相同的行業,少不免會成為一定含義的競爭對手,中、小企業不太可能效法國際大企業簽定高額補償合同,限制準入競爭企業,對上述情況進行防范,杜絕從幫手變對手,甚至是兇恨的敵手的逆轉。
今時今日員工平均跳槽率3-5年,要員工從一而終是不可能。在沒有完善法律程序情況下,如何避免上述現象發生呢?
一、以開放競爭的思維,以寬容、和商的態度,善待每一個離開的人,避免激化和惡化彼此關系,將離開方推向對立面,造成競爭和傷害升級,成為傷人又害已的愚蠢結局。
離開的人少不了利用原有工作經驗、人脈等積累方便自己,為工作順利提供一些便利,只要對方沒有作出對已出格的傷害,應僅作正常對手而論,應宜以平常心、平常事在工作中 以防范。不應采取針對性或警告式對供應商、代理商提出“封殺”,如此只能夠引起對方憤恨,從而作出兩敗俱傷的行為。S廠愚蠢例子就是一個明顯例證。競爭無所不在,即使不是 離去的員工,別的人亦會與你正面競爭,只有用更強大管理力和競爭力,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刻意去針對離去的員工,只會落得吃力不討好的傷害。
二、設立防范管理機制,采取人員輪崗制度,培養接班人和管理人員儲備制度,防止過于倚重人際業務,杜絕人員驟然造成生意、業務受挫的和被動。
只有采用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機制,才能從根本防范人員離開造成企業業務受挫的影響。例如采購人員、區域經理、中層管理人員采用一年或二年輪崗或調崗制度,防范人情熟習 引至公司利益受損,減少人員因熟習人事而產生工作松懈現象,并要求中層以上人員設立接班人培訓制度,將其作為考核工作業績一部分內容對人員進行評核。從管理機制上全面防止人員驟離造成公司業務受損的被動局面。
三、以自身競爭力和吸引力提高為重點,全面防范人員離去造成的影響。
自身強大,自身競爭力優異,就無懼個別員工離開造成業務受損。對供應商、代理商的影響,應從企業規模、持續力、形象影響力、發展潛力、整體性去影響。力戒單從客情、人情、人際關系入手,僅從感情因素去影響供應商和代理商,只會隨跟進的人員離去,業務離去。
全面競爭力和吸引力是穩定發展客戶關系的關健點。只有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自然不會因個別人員離去而令業務受損。
四、向大型企業學習,從管理入手,向上游、下游進行控制和壟斷,從管理上防范競爭對手,捍衛上游渠道、下游銷售渠道安全。
以聯盟簽約,與上、下游客戶建立專營、專供關系,構筑上、下游合作關系,從根本上防止竟爭對手進入,保證渠道安全穩定。
五、完善員工辭、退、離職交接手續,防范因員工辭、退、離引起客戶波動和影響,杜絕業務受損。
完善的員工辭、退、離職交接,是防范業務被動的方法之一。關鍵性崗位和客戶業務關鍵崗位,必須完善交接手續清晰才能離去,這樣避免人員離去后,各種不清業務引至客戶不滿。
六、塑造強大企業文化影響力,讓員工對企業認同,并感化感召員工,防范辭、退、職工產生偏激行為產生。
有著強大企業文化力的辭、退職工員工,很少出現類如S企業的K的現象發生。在強大文化影響下的員工,均有著一種對企業存在一種感恩之心,鮮有作出對 公司冒范的行為。強大的企業文化影響,往往能超越一般制度和條文約定,有強大的企業文化感召,自然少有因人員離去的引起業務麻煩。
強大的企業總會讓選擇離去的人,自然的離去。弱少和不良,總是刻意的防范員工離開,總是擔心員工離去造成自己的傷害,極度的防范只會令無害的關系變成一種敏感,變成了情緒的傷害,“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讓它下,就讓她嫁,這樣也許比什么都好,輕易的“封殺”只會落得傷已又傷人的愚蠢結局。